第13章:决战定良策,朝歌起内忧(第1/2页)
学宫的钟声在西岐都城上空回荡时,夕阳正缓缓沉入西山,将王宫的琉璃瓦染成温暖的金红色。姜子牙站在杏坛坡上,望着远方疾驰而去的侍卫,指尖仍残留着直钩鱼竿传来的“封神之力”——那股暖意顺着血脉蔓延至全身,仿佛在预示这场即将到来的决战,终将迎来光明的结局。
“先生,诸侯们已陆续启程返回西岐,预计三日后便可全部抵达。”姬发快步走来,手中捧着一卷竹简,上面记录着各路诸侯的返程路线与兵力情况,“芮国、虞国的诸侯已派人传来消息,他们将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前来,邢国还会带上新打造的五十架青铜连弩,支援决战。”
姜子牙接过竹简,仔细翻阅后,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:“诸侯同心,这便是咱们战胜商纣的最大底气。明日起,你与芮良夫、姜嫄一同整理决战所需的粮草、武器清单,确保每支军队都能得到充足的补给。另外,让阿禾加强对朝歌的情报侦查,重点关注商纣的兵力调动与内部动向。”
姬发郑重点头,转身离去。姜子牙望着他的背影,心中感慨万千——这个曾经略显稚嫩的少年,如今已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将领,学宫培育的人才,正逐渐成为支撑西岐的栋梁。
三日后,西岐都城再次迎来各路诸侯。与上次“反纣大会”不同,这次诸侯们带来的不仅是礼物,更是整装待发的军队——芮国的两千步兵、虞国的一千骑兵、邢国的五百精锐,还有陈国、蔡国等诸侯带来的粮草与武器,在都城外的平原上扎起了连绵的营帐,旗帜飘扬,军容严整,一派大战前夕的肃穆景象。
“决战大会”在王宫大殿召开,因参会人数众多,大殿内不仅摆放了诸侯的席位,还在两侧增设了将领与谋士的位置。姬昌坐在主位上,手持“同心玉圭”,目光扫过众人,声音沉稳有力:“诸位诸侯、将领,商纣已集结一万兵力,计划一个月后进攻西岐都城,还试图联络东夷叛军从后方袭扰。今日召开此会,便是要敲定决战战术,一举推翻商纣暴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