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24章 来龙去脉,四十万贯去哪了

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

,便是如此,

    当时依着朝廷的说法,便是将这些营田对咱们江宁府当地的富户进行拍卖,价高者得,因此事是发生在溧阳县的,咱们也并不清楚其中细节,只知道……拍得了这些良田的,并不是咱们江宁本地的富户,而且据说,这笔卖田之款,到账者十不足一。”

    王小仙了然地点了点头,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,这不就是国有资产流失么。

    “咱们江宁府现在公田还剩多少?”

    “大概一千顷吧。”

    “这么少?南唐时后主李煜为了对抗天兵,光是他一个人就开垦了四千倾屯田,这还不算李煜之前的,何以开国不过百年,就只剩下一千倾了?”

    要知道江宁府地处长江中下游,每年的淤泥堆积,都能造出不少的新生肥沃良田,这些也该是公田才对。

    “好叫官人知道,官府处理官田,从来都有成例,都是招募流民做佃农进行耕种,由县衙收取地租,便比如大人您的职田,便是如此。”

    王小仙点头,他这个九品官是有二十亩职田的,每年收的这二十亩职田的地租,便是他的合法奖金。

    “然而我朝仁德,特允许佃农在多年耕种之后,用积蓄将这公田打折买下,从佃农,成为自耕农。”

    王小仙:“这倒是确实,仁宗皇帝确实是真仁德啊。”

    甚至仁德到有一点崽卖爷田不心疼的感觉了。

    仁宗皇帝搞这个确实是出于一片好心,但实际上操作之中往往却并不尽如人意。

    虽然上头的政策分明是:多年耕种官田的佃户,可以打折购买自己所耕种的那一小块官田。

    但下头执行的时候,往往就记住了两个字:打折。

    且不说普通的佃农能不能拿得出买田的积蓄,就算是拿出来了,往往执行层的胥吏也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笔趣库网】 m.biquku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